close

my home my view_fulung_800          

《畫貢寮,話貢寮─三貂灣底,沙灘上的浮光掠影》

 
1.

「福隆」位處臺灣東北角國家風景區內,是新北市貢寮區內一座親山近海有綠水流過的小鎮,或稱其為以發展觀光為主的小漁村應該更恰當。

福隆地理位置在鼻頭角與三貂角兩海岬間的海灣(三貂灣)底部,在日治時期稱為「新澳底」,亦叫挖子庄;二次世界大戰後,民國41(西元1952年)當時的村長為了要討個吉祥才將村名改稱「福隆」至今。

福隆濱臨蔚藍開闊的太平洋,風景優美。而蘊育了貢寮與雙溪兩地的母親之河「雙溪河」也從這裡緩緩入海;在海河交流的沖積作用下,造就了一片東西寬約60公尺南北長約3公里的金色沙灘。

也因為這片沙灘,福隆海水浴場在日治時期開始就是弄潮聖地(昔稱澳底海水浴場)。這幾年知名的福隆國際沙雕藝術節與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,年年皆是在這片沙灘上舉辦。

那麼每年夏季踩在這片沙灘上走路很搖擺的潮男正妹甚或一般民眾,大家可記得或知道?在距今119年前(西元1895年)的這片沙灘上曾經發生過什麼大事嗎?但就算知道了,我還蠻想知道這些年輕人會有啥想法的。

fulung  

●昭和時期的福隆海水浴場。《臺灣鐵道旅遊導覽》昭和10年(1935年)10月30日,日治時期日本旅遊局台灣支部刊。

 

2.

現在且聽我娓娓道來……

清光緒二十年,清廷與日本打了第一場的中日戰爭(史稱甲午戰爭),未久清廷戰敗,隔年清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1895年)4月17日中日雙方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馬關港簽下《馬關條約》(日本稱為下關條約),條約共有十一項條文,其中第二條便決定了臺灣往後的命運。自此被出賣的臺灣人開始走進了一段被異族統治的歷史。

1895年5月25日,當時清廷在臺的最後一任巡撫唐景崧,在這一天發表了《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》向國際宣告「臺灣民主國」成立,並接任為第一任總統;國號「永清」;國旗為藍地黃虎旗。唐景崧此舉的主要目地,實際上是為了冀望國際社會能夠牽制日本對臺統治。唐景崧雖然不是真心想獨立,但還是宣布獨立了,這也讓當時的臺灣有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之稱。


(永清有永遠心向大清之意;黃虎旗,亦代表了大清帝國為龍,黃虎為臣的含意在裡頭。說穿了就是龍兄虎弟啦。)

●註 / 馬關條約條文二:下列地方之城壘、兵器製造所及國有物永遠讓與日本。一、遼東半島。二、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。三、澎湖群島,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、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。


這天,唐景崧擔任臺灣總統不過才四天光景,距離清廷與日本正式交割臺灣的日子還有短短數天。當他把大部份的兵力集中在滬尾和基隆,準備與即將來前來接收臺灣的日本軍隊正面對決時,豈料迫不及待接收臺灣的日本軍方早已為此作足了情報工作。

兩天之前,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的近衛師團與樺山資紀海軍大將(時為日本海軍大臣,後為臺灣首任總督)在沖繩的中城灣會合,到了5月29日,日軍先是佯攻臺灣北邊的金包里(今新北市金山區),並避開有重兵嚴防的滬尾與基隆,日軍主力則改由臺灣東北角的澳底一帶登陸臺灣,而他們這一上岸就待了整整五十年……

fulung_2  

●澳底週遭全景,攝於明治28年(1895年)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相冊昭和3年(1928年)5月25日,日治時期台灣教育會出刊。


沿著福隆沙灘往北走,可步行至鹽寮海濱公園
(遊客進入公園要購買門票,但在地人可以走海灘免門票,哈哈哈!),幾年前台電在旁邊蓋了座煞風景且不該存在的核四重件碼頭,就像毒蠍身上的兩支巨螯般霸佔在隔壁;公園內有一座抗日紀念碑,原是日本帝國皇室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踏上臺灣土地的第一紮營地點,沒多久日軍在這邊立下木製的「澳底御上陸紀念碑」,用以紀念日本皇族首次登臺處。隔年18964月,日本人改以花岡石打造碑座,碑座上半部造型用的是清軍所遺留下來的砲彈彈體改鑄而成;日本人亦將此碑改稱為「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」。

fulung_4  

●北白川宮能久親王(左邊坐沙發者)在日軍登陸的兩天之後上岸,並在鹽寮的紮營地點留影。攝於明治28年(1895年)5月31日。出自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相冊昭和3年(1928年)5月25日,日治時期台灣教育會出刊。

 

fulung_3  

●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原貌,今已改建成鹽寮抗日紀念碑。出自《台灣神社明信片

 

二次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,沒多久這座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就遭到毀壞,官方說法是指被民眾損毀,但本人對此說法存疑,因為我比較相信是當時國民黨政府下手的可能性較大。

民國64年(西元1975年),當時為慶祝光復30週年,臺北縣政府才又在原地重新立了「鹽寮抗日紀念碑」,以紀念日軍登陸時的抗日事跡至今。然而1895年當時在這片海灘上究竟發生了何等壯烈的戰事呢?讓我們再次回到那一年繼續地看下去。

fulung_6  

●鹽寮抗日紀念碑現狀,原址為「北白川宮征討紀念碑」。出自《維基百科


3.

1895529下午,日軍大批船艦已集結在貢寮的澳底近海, 1時30分登陸令下!日軍艦艇開始航向鹽寮海岸,未料航行至半途時海象驟變,一些較小的船艇遭大浪頂翻覆沒,因而延誤了些許時間。下午240分開始,首批日艦如佐倉丸、豐橋丸、姬路丸等船隻被風吹至虎子山挖仔庄沙岸(位置就是現在的福隆海水浴場沙灘),首波登陸行動結束後日軍僅有67人生還。3時40分另一批日軍也從鹽寮上岸,上岸後即設立軍團指揮所再整成兩分隊,一隊留守灘頭,另一分隊向舊社(今貢寮區龍門里)方向推進。

臺灣的軍力部署方面,臺軍主力是由記名提督曾喜照帶領的連勝軍駐守在澳底一帶,主要共有三個營,兵力約千名(即前清軍組成的民主國軍隊,另有說法是正規軍不到百名,其餘是徵集而來村勇。
);曾喜照坐鎮於澳底中營,在他轄下有左營五品軍功徐天賜,屯於烏石頂(烏石頂查不到今日的實際地點,下次回家問長輩。);右營記名總兵孫占彪,屯於蚊仔坑(今貢寮區和美里)

日軍軍艦在上岸前先是向海岸砲擊威嚇兼試探。

駐守在挖子庄海岸約百人的兵勇,被日軍的砲彈嚇的魂不附體,在遭遇第一波登陸的日軍時,這群軍人連連往內陸撤退!同時間派員趕緊去向指揮官曾照喜報告;曾照喜聞之大驚,他眼見手頭上的兵力不足,且看著海面上的日軍聲勢浩蕩,百船齊發的向岸上進航,他心想這個時候要飛書求援已經太遲,再者更多的日軍就快上了岸。

於是這位提督大人在驚慌之中,竟然在一彈未發的情況下隨即宣布棄守澳底,並與營兵倉促的鳥獸散,他們逃往後方並與駐守在三貂嶺山中的守軍會合。同時駐守右營的官兵們,在得知自己的指揮官已經棄守後,也只好有樣學樣的提起自己的洋銃倉皇逃跑。

然而這些的逃命的官兵裡也不是完全沒有應敵,據說駐守在烏石頂上的哨兵是有開槍的,他趁著地勢掩護,向登陸的日軍開了寥寥的數槍,但即使烏石頂上頭的守軍曾試圖抵抗,之後仍是選擇了……撤退!不過這也難以責怪他們,因為指揮官自己都落跑了。

fulung_5  

●地勢險峻的三貂嶺。出自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相冊昭和3年(1928年)5月25日,日治時期台灣教育會刊出。

日軍不費吹灰之力的拿下了踏上臺灣後的第一片土地。

而那一位不知名的哨兵,卻也狼狽的擊發了臺日乙未戰爭的第一聲槍響,最後那幾聲槍響,疲弱的迴蕩在澳底海岸呼嘯的海風中,直至被掩沒在歷史的巨浪裡。

日軍在這次的行動中,僅有在登陸的過程裡有溺水的傷亡傳出,沒有一個人是因為戰鬥而死亡(另有說法是日軍當時零傷亡);而關於臺灣方面的傷亡記載,則是有一位在山上放牛的無辜村民遭到日軍射殺。

******
在那一年,貢寮「義勇軍」起兵抗日的史實是有的,但那時候已經是距離日軍登陸約半年後的事了。當時有位住在淡水縣三貂堡遠望坑(今新北市貢寮區遠望坑,去草嶺古道登山口的路上會經過那裡)名叫林李成的人,是當時義勇軍的首領。他號召起義並成功擊退日軍在頂雙溪(今新北市雙溪區)的分遣隊,且短暫收復了貢寮及三貂灣沿海一帶;後又轉進臺北(今天龍國)與日軍對抗,可惜未久義勇軍彈盡糧絕,林李成與其他義勇軍首領數次渡海至廈門密運軍火回臺,讓在臺北的義勇軍得以不至於提早潰散。明治32年(西元1899年)林李成暗渡回臺後隱居故里,結果遭人密舉,日方派人前來追補未果,林李成避走山林,但在得知其子魂斷日人槍下後,自知退無可退的他,選擇寧死不屈自殺而亡,得年四十六歲。

 

4.

這片沙灘在歷史上的定位,不管是對於臺灣或者是日本來說皆是意義深遠的!但我比較不解的是,當初縣政府怎麼會在這片當年不戰而敗的沙灘上,先是毀了那座足以自我警惕的歷史遺蹟,接著再造一座名不怎麼符實的抗日紀念碑來自我安慰。因為就算要立抗日紀念碑,也應該是立在遠望坑林李成故居那邊才正確吧。

但也就是因為這座抗日紀念碑,在國高中年紀時候,我就常在自家天台上望著這片海灣,當時總會遙想起當年先烈們在這片海岸上奮勇抗敵的英勇行為,想著想著胸中總是會感到一陣沸騰,有時候還會眼眶微微地泛出淚水,下意識地握起雙拳然後在心中吶喊:「好想贏日本啊!」。

長大後,因為到外地求學、工作,因而有機會到較有規模的圖書館看書,所以翻閱了一些關於自己家鄉的史料,再加上現在網路找資料更容易,沒想到得到的史實竟是讓人如此無言,這才驚覺自己的情感竟被政府欺騙了許多年…..

 

5.

當年的貢寮先民,即使沒打過仗、沒有武器,甚至與廣東來的軍人溝通不良,但是為了保衛家園,還是選擇拿起手邊的農具棍棒,竹竿綁上菜刀跟軍人站在一起要與日軍拼搏!可惜從廣東來的民主國軍人未戰先敗,我猜想貢寮先民應該是先被這群嚇到逃之夭夭的粵勇給嚇到,才忘了要抵抗日軍吧。

反觀日軍自從過了頂雙溪之後一路上與山中的官兵交戰,一路從三貂嶺打到基隆獅球嶺,好不容易打到了臺北城門口時,是哪些人來到這邊打開城門歡迎日軍進城的?由此可見貢寮先民的勇氣已足矣。

再看看這三十年來貢寮的長輩們,一樣是為了保護家園、為了給世代子孫安全的生存環境;核四一反就是三十年,核四廠也就這樣建建停停。正當貢寮人眼巴巴地看著核四廠即將步入完工後期時,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東北大地震,地震加上海嘯造成了日本自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核能災變!使得日本福島縣居民有家歸不得,進而引起更多的臺灣民眾開始反思核四廠運轉的安全性與必要性,在有前車之鑑的借鏡下,國內反核的聲浪越來越大,終於迫使政府在檯面上暫時讓核四這隻拼裝大怪獸打入冷宮,這應該是我們貢寮人完全都沒想過的發展吧!?至少我本身沒想到過。

不過要讓純樸的貢寮耆老們相信目前政府對核四的決策,我想他們更願意相信澳底仁和宮媽祖婆在三十年前的那段預言,因為我曾不只一次聽到住在龍門的外婆對我們提起:「嘿澳底媽有講過哩,這電廠會起好,唔過伊不會轉,不會發電啦!」。

然而未來真正的結果將如何發展?我們還是繼續的看下去吧。P.S貢寮,我愛你。

 

參考資料來源:

1.1895.決戰八卦山(上)/ 陳文德著/ 遠流出版, 1995

2.維基百科 / 臺灣民主國篇

3.中央廣播電台 / 歷史台灣-登陸澳底、接收台灣 http://cn.rti.org.tw/Taiwan/TaiwanHistory.aspx?id=316&Month=5

4. 姜朝鳳宗族的部落格 http://nicecasio.pixnet.net/blog/post/

5.SweetFeenaSweetLOVE / 新北貢寮│鹽寮海濱公園-探訪百餘年前的日軍登陸地 http://sweetfeena.pixnet.net/blog/post/154716683

6.臺灣國家圖書館 / 臺灣人物小傳 / 林李成 / 《重修臺灣省通志》卷九人物志,頁347


圖片來源:
1.植鉄の旅 / 大里から三貂嶺まで http://liondog.jugem.jp/?eid=246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rd Unc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